她们的诗作,并未传出。
反倒是贾宝玉做的诗,又一次流传出来。
林松等人皆不在意,只是问了她们行的韵脚、题目。自己去交给黛玉。
等黛玉写好了,再让人以信件的形式。递交到探春的手里。
林松在黛玉写的时候,专心等黛玉的落款。
黛玉明明已经想好,偏他越是看,就越是不写。
林松笑道:“你写吧。”
“……”黛玉抿着唇,出奇的没说话。
紫娟道:“哥儿,你若不说吉利不吉利的话。姑娘怎会不写?”
“我不说,我不说。”林松捂嘴。
黛玉这才挥笔要写,对上林松探究的眼神。终是蹙起似蹙非蹙的眉,哼了一声,写下自己的本名。才道:
“她们有别号,我偏不要别号。”
林松闻言,便装模装样的说道:
“那我猜猜吧。莫非是潇湘妃…”
最后一个字还未说完,就见黛玉怒意已显。
林松麻利的弯腰拱手,道:“姐姐我错了。”
黛玉要生的气,硬生生卡在半路。再要说。
林松又打了个恭,说:“你打我吧。”
黛玉懂了。
“我连和你生气都不行了。”她说着,一面赌气里间去了。
“你已经生气了。”林松无奈。
……
哄姐姐不易。
林松拿着诗稿出去,把信交给传信的婆子,照旧让她送到探春手里。
自己去匠人院里。
看匠人的进度。
到今天。
匠人院恢复十几人的编制,还自发的继续研究织布机。
林松到的时候。
他们正一人一个飞梭织布机,正在体会织布的时候,那个地方不畅快。
看见林松来。
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,上前给林松行礼。还笑道:
“我们仔细想了。我们不织布,也感觉不出哪里不好,必先自己织了,才能知道。”
“很好。”林松看着他们,笑问道:
“你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?”
“让飞梭更快!”匠人们齐声道。
林松一怔,问:“有别的想法吗?”
这一问。
众匠人都沉默了起来。
也不知过了多久,才有一个人说:
“我有。”
“快讲。”林松有些激动,这十几个顶级的能工巧匠里,总有一个能提出最新奇的建议。
这匠人也果然不负众望的说:“我想,既然弹簧加上滑轨,能让梭子的速度变那么快。若把弹簧加装一下,用在弩箭上,岂非弩箭也能更快?”
“……”
林松真的默了。
他本来按部就班的,希望以织布机引出纺纱机。给大宥的布匹行业带来大冲击。
可这人是怎么回事?
“为什么你看见飞梭,能想出弩箭?”林松想挠头。
匠人摊手,说:“我之前做弩。”
好吧。
术业有专攻。
林松只得说道:“你的想法很有创意,但想做出来却是极难。你若想做,我可以找人和你一起研究。”
“当真!”这匠人喜不自胜,忙说道:
“我早存了改制弩箭的心,奈何无人肯助我。林大人!”他说着就跪了下来,道:
“小人恳求大人,助我改制弩器!”
“好说,你只管做。若是缺钱缺物,便去找多福。”林松笑道。
这匠人喜到给林松叩首,连声说道:
“小人刘三,感激不尽!”
“不必如此。”林松扶他起来,看着他那长筒似的脸,忽玩味的笑道:
“你喜欢放炮竹吗?”
“喜…喜欢吧。”刘三有些忐忑。
林松便笑道:“你把炮仗埋在土堆里,炮仗便能炸的沙土纷飞。若这个炮仗变大,你说它能不能把山给炸开,把人给炸飞?”
刘三眼睛都直了。
而林松又道:“你说若是大宥和异族对战,他们放箭,我们用投石器仍能把人炸飞的炮仗……”
“这这是天大的好事!”刘三越发结巴了,连声道:
“我我我要做炮仗,我要做炮仗!”
林松便毫无心理负担的支持了他,只笑道:“我会告诉太子殿下,到时候你带人在城外研究,注意安全。”
刘三很是激动的答应下来。
林松这才向剩下的人,说:“你们谁有不一样的想法?”
依旧无人开口。
林松只能自己提了纺纱。
提了之后,当即有人送来现成的纺纱机。
林松便把纺纱机放到,转了几圈。便提议多加几个纺锤,又让他们继续做。
自己则走出匠人院,很是闲散的游逛着。
直到次日。
林松才将推举刘三改造炮仗的事情,递交到太子面前。
太子看见信息,再看看气色依旧很差,两颊发白的林松。他叹道:
“自己还没好,便又为这些事劳神。你若留下病根,我该如何向你父亲交待?”
说着便以林松不顾病体也要推举为由,认为此事一定可行。准了此事。
林松见事情已成,便要走。
却被太子拦下,笑道:“你随我来。”
林松只得随他进了小政厅。
正厅中间多了一张白木桌,上面放着一个晒干的玉米。
看上去很迷你的玉米。
但太子依旧极高兴的说:“你看看,已经收了许多了。禁苑的人说,完全可以和小麦错开种植。只要过几年,便能广而种之,到时候……”
他意有所指的看向林松,却发现林松的注意力仍在玉米之上。
太子忍不住问道:“这玉米怎么了?”
“没怎么。”林松拿起来看了一阵,道:
“总觉得太小。”
上辈子吃过的烤玉米那么长。这个勉强到那些玉米的一半,玉米籽也小很多,看上去很迷你。
这个小字,却真让太子给笑了。
“你见过麦穗么?”
“见过,的确更小。但这个玉米,比我所想的还要小。”林松沉声道。
太子笑问:“你觉得一个麦穗,能有多少粒麦子。”
“也就三四十粒吧。”林松上辈子也见过麦穗的照片,想了想,估摸着是这个数字。
却不想这个三四十粒,险些让太子笑岔了气。
他忙命人拿麦穗来。
很快。
一盘盘御膳房等地,现存的麦穗都来了。
这些麦穗,最大的目测有十几粒小麦。最小的,小麦少的可怜。
看上去五六粒的模样。
看的林松连声道:“殿下,您就是想说我错了,也不必用这样的麦穗证明。产量这么低,哪里有人种?”
喜欢红楼之劲如松请大家收藏:(www.14xsw.com)红楼之劲如松14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