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”
听到这话,许鑫忽然有点同情起来这人了。
确实……
从二哥的话里听起来……
他有点惨啊。
从《山楂树》开始,自己身边的人就像是给他画了一个好大的饼。
然后呢……
一次又一次的把他给逗了……
这么说,还真是自己的“锅”?
想了想,他问道:
“这剧本二哥您看过么?”
“没。不过,老刁准备这个剧本好多年了,少说得有五六年。头两年他还带着去过鹿特丹,看过剧本的人都说不错。但……没办法。对名导来讲,两千万不算什么。可对没什么名气的导演而言,两千万已经可以拍类型片了,谁舍得砸两千万给你拍文艺片?当自己是王佳卫呢?去年好容易你带起来了个好时候。结果……”
“……”
不知道为啥,这位刁编剧的“惨状”让许鑫挺想乐的。
但乐出来肯定不合适。
而俩人聊天的功夫,一根烟也抽完了。
想了想,许鑫来了句:
“二哥,要不……你让他把剧本送到厂里去试试?”
“……?”
姜倵一愣。
下意识的看向了许鑫的脸。
一脸的惊讶。
“少爷,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啥?”
用了一个很古怪的称呼,他看着许鑫说道:
“虽然我挺讨厌所谓的派系、圈子这一说……但老刁可是正儿八经的京圈里的人。他虽然在京圈地位不高,但……”
“那他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?”
许鑫的反问打断了他。
姜倵又一愣。
“二哥,我说过,我们的目标是很多很多的好电影。在这一点上,用圈子来划分阵营,其实真没啥必要。再说了,他要是真觉得西北圈不行,那我沪圈还有个公司呢,让沪圈来投不就得了。这人……跟我也挺有缘分的。哈~”
许鑫一声轻笑。
“您说对吧?更何况,昨天我也和您说过掏心窝子的话了。我们和京圈是利益之争不假,但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。您自己不也承认么,对不对……
再说,按照您的说法,他这“倒霉”几乎都是受我、冰冰姐的影响。他要是真发愁,那就当我还他人情了呗。他过来,然后自己把消息放出去。京圈要是觉得他有价值,那肯定得有人来接手这件事。我就当还他个人情就得了。”
“……”
许鑫的一番话让姜倵彻底的发不出声了。
他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眼前这个“小孩”说的话……让他有种一把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的感觉。
这特么要是放到古代,他不得是一代巨侠?
谁听到他的名字,不得心甘情愿的竖起一个大拇哥,夸一声“真汉子”!?
这话……
太特么敞亮了啊!
“你……真这么想的?不生气?”
“对啊。”
许鑫点点头:
“文艺片……不是我们自夸,论起来接受性,十个京圈也抵不过我们。他要是真有难处,您不如劝他把眼光放远一些看看。要是大家有缘分合作,那就合作呗。前提是剧本得好,导演思路也的明确。但如果没缘分,别的不提,冲着二哥您的面子,我也愿意成人之美,顺您的水,推一把他的舟。”
“……”
在姜倵那震惊的小眼睛之下,许鑫再次把这事定了性:
“您要是信我,就和他实话实说吧。当然了,不是说我们一定投资。把剧本拿来,等我回国审一审,看一看,聊一聊。觉得没啥问题,就可以给他个答案了。要是剧本不行,那另一说。可要是行,确定能投资……那他到时候想怎么来,我们也不会管。这样行不行?”
“……”
姜倵是真不知道说什么了。
此时此刻,他脑海里就剩下了两个字:
“人物。”
这人办事……
真他妈的人物!
……
姜倵并没有过多犹豫。
很快就给刁义男发了一条消息。
里面有许鑫的电话,以及他亲口承诺的内容。
是当着许鑫的面发的,发完还让许鑫看了下内容,有问题或者歧义的地方好修改。
似乎生怕让刁义男觉得许鑫是在玩“釜底抽薪”那一套。
但实际上没必要。
许鑫压根就没在意这种事情。
厂里对于所有剧本,其实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卡线预算。
选出剧本,然后预估投入成本,提前制定合理的预算。
这方面,导演话语权并不大。
而乍一看这样做和京圈那边差不多,但区别就在于,厂里是剧本说话,而不是让导演开口。
在导演上报预算之前,他们就已经审查完了。
所以,刁义男的这个剧本在京圈那边或许被认为是两千万成本,但一没有李玉,二没有梁冰凝的文艺片。
可在厂里这边,却压根不分什么文艺不文艺的。
剧本没问题,导演思路没问题,那就可以投。
所以,这件小事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。
当晚,他和罗顺军见了很多片商。
不过说老实话,决定引进院线的人并不多。
这些天虽然《33天》无论是刊分还是评价都不错,但这些眼光毒辣的片商都看得出来……《33天》这种剧情片不太容易能引起自己国家人的共鸣。
院线不见得有什么好收益。
但光碟就不同了。
这种影片除了天朝人自己,外国人不太值得去电影院专门来看。但凭借优良的故事水平,买DVD回家却是很不错。
许鑫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。
所以一开始对院线方也没报什么过多的希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