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点意思!
昌平君熊启眼神暗自闪烁了一下,看着此刻意气风发的叶渊,心中嘀咕了一声,能在嬴政与朝堂之上众臣面前如此说话,要么是疯子,要么是真有本事!
叶渊无疑是后者,毕竟根据他的情报来说,叶渊在韩国所做的事实在惊人。
罗网天字一等杀手除了那位信任惊鲵剑主,因为需要掌握惊鲵剑而没有去韩国,其他人则全部死在了韩国那个七国最弱的国家王城之中。
这个消息实在不好遮掩,毕竟那是凶名赫赫的罗网天字一等。
不是普普通通的无名杀手。
熊启稍微动用了一下暗中力量,便得到了事情大概经过。
能将罗网六位天字一等全部埋葬在韩国的人,他的脑子绝对不会有问题!
更何况,能让嬴政与太后两人都如此看重的人,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弄虚作假之辈。
昌平君现在对叶渊很感兴趣,很想看看他今天能做出什么。
“王上、太后、诸位大人,在下既然以入秦,怎会不去了解一下秦国?
秦国能在这些年里,从一介弱国走向霸主之路,睥睨天下,靠的便是商君遗留之法以及君臣一心。
老太傅赢虔,为私欲而要阻挡秦国走向强国之路,错的是他这个人,而非太傅这个职位!
商君之法乃是制度,是规则,是将大秦从原本混乱的局面拨正,最终走上了强秦之路。
也正因此,才有了现在的强盛秦国。
如此根本,我辈志气之人,又岂能不认同?
在下入秦是为了强秦,是为了天下一统,为我大秦后世万万世子孙开那太平盛世!”
叶渊微微仰头三十八度六,目光坚定,借助朝阳光线,显得双目之中略微泛着阵阵清光。
顿了顿,叶渊目光落在最先当出头鸟的那人,缓缓开口说道:
“至于秦国法制,我认为一国必须得法制,法乃是根本,人性本恶,欲望是无穷的,唯有依法治国才能维持国家稳定,这一点不会因为任何人事物所改变。
当年商君为何以严苛之法治国?
因为秦国当时的格局混乱,民风彪悍,械斗成风,国力内耗巨大。
当时的国本不稳,那么国家又如何能强大?
唯有坚持使用严法,方能拨乱反正,将秦国引向正途。
事实证明,商君之法是正确的,是毋庸置疑的!
可商君之法虽适合曾经的秦国,却未必适合未来的秦国,秦国未来必然会一统天下,而到时天下一统,便需要新法再来基奠。
这是时代的选择,也是时代的进步,对此,在下心中想法,今日也借此机会与诸位念叨一番。
首先,据在下了解,当今秦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不同于商君时期的秦国国弱,反而已是七国最强。
故而当以十年为一个阶段,以商君之法为根本,结合诸子百家思想,跟随时代潮流,结合天地道理,再建新法,普善天下苍生。
在下认为,强国是商君之法的第一个阶段,此时扫平六国便要用上一些新的律法用于奖赏,而在一统天下后,便需要使用新法来管理。”
叶渊开始侃侃而谈,从各方面开始解说秦国法制的未来走向,期间更是借用了前世历史中各个国家的不少思路。
从朝堂官员制度聊到法制,甚至连人性的道德都被他整了出来,多面分析,深刻剖析。
一口气说了大半天!
其中心思想基本上就是弱民疲民之道,不适合未来大秦发展的基调,富民强民的道路才是未来大秦强国强军的基础。
静!
章台宫内的众臣,此时都被叶渊的言语给震惊的心神不能平静。
他……是真敢说啊!
商君变法就是认识到小农才是国家的基石,打击贵族,保护小农,增长税收。
同时拿出了军功作为底层人民上升的渠道,这才使秦国国力大增。
但同时他也留下了一个重要的隐患,商君为了限制地主贵族家中豢养食客的数目,提出了按照食口征收赋税,而征收口赋受害最大的仍然是贫苦的劳动人民。
秦法规定成年男子必须要分家重立户口,贫苦人家分家之后根本无力承担赋税,于是就只能把土地典质给富户,最后变成家奴的性质。
而失去土地的这些人,就变成了秦国之内的不稳定因素。
而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祸根,随着时间推移也会越来越大,越来越不稳定。
秦国常用战争把这些人消耗掉,再赐予军功田宅,开启新的一轮变化。
这是一个办法,但终究治标不治本。
虽然秦法支持开垦荒地,又常扩地,短期内不用担心土地不够赏赐,但是长久下来,那些地主贵族已经成长到什么地步了呢?
这也是为何历史上的大秦帝国,在嬴政死后便再也压不住的问题,导致偌大帝国几乎是顷刻间便分崩离析的原因。
底层人名生活没有希望,经历多年战争之后,本该休养生息才是,可奈何秦国在一统天下后,基本的法制改变不大。
甚至在七国之战结束后,给底层百姓的压迫更大。
而贵族的势力确是在与日俱增。
叶渊揭露了这些弊端,也表明了“法”需要进步。
此刻,大秦朝堂之上,虽然没有人能够反驳这个事情情况,可却在无形中将他自身推到了朝堂之上,所有贵族臣子的对立面。
而吕不韦听完叶渊的话后,一双老眼微微泛光,因为叶渊的很多观点与他不谋而合,他所创吕氏春秋为的不就是这个?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