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朝,帝王每日都是要临朝视事的。
据《唐会要》引《仪制令》:“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,朔望日朝;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、员外郎、太常博士,每日朝参。”
刘继兴不是一个勤勉的人,他登基后,上早朝的时间少于不上早朝时间。
为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从明昊元年元月二日开始,蓝鑫就要求推迟上早朝时间,现在是冬天,天亮的晚,早上八点左右上早朝,等到了夏天,提早一个小时上早朝。
蓝鑫觉得明天的早朝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就足够了,如果有重大的事情要议,可以延长时间。
早朝结束后,各官员便会到各自岗位办公,处理完相关公务,下午四点多下班,中午有免费的工作餐可食。
……
“好多穷人啊!”
蓝鑫在街上看到不少穿着破麻衣的乞丐,也看到了穿着破旧衣服的普通百姓,而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,没见到几个,甚至一些店老板也穿着朴素。
“幸好在南方,要是在北方,很多乞丐会被冻死。”
“棉花,我在空间里储备了多个品种的棉花种子,将来一定要大力鼓励棉花种植,让百姓穿上棉衣,盖上棉被。”
“相比穿衣,乞丐更需要粮食。采购粮食,设立粥棚,赈济百姓。”
“不,不能这么搞,以工代赈,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。”
中午,蓝鑫在一家上档次的饭庄吃了午饭。
没有炒菜,不是蒸的,就是油炸的,蓝鑫吃着觉得味道还过得去,但和后世高档餐厅的美食相比,差远了。
“将来,朕要亲自调教御膳房的厨师,将来,朕还要在宫外开设几个饭庄酒楼,各种没事肯定能够吸引很多豪客光顾。说不定将来,朕会成为后世厨师眼中的祖师爷。”
……
自从重生后,蓝鑫一直禁YU。
刘继兴喜欢胖的女人,而蓝鑫和他的审美观完全不同,之前被刘继兴宠幸的嫔妃在他心里都被打入冷宫了。
傍晚时分,蓝鑫回到宫中,初次见到一个身材高挑,清秀偏瘦的小宫女。
“今晚,你陪朕进膳。”
食不言,寝不语。
吃饭时,蓝鑫没有和小宫女聊天。
吃过晚饭,蓝鑫拉着小宫女进了寝宫。
第一次。
成功拿下了first血。
蓝鑫觉得小宫女有些青涩,但感觉觉不错。
“你叫什么?”
睡了人家姑娘,还不知道人家的名字,蓝鑫觉得自己太腐败了。
“回禀陛下,奴婢名叫李暖。”
“温暖的暖?”
“是的。”
“好名字。”蓝鑫笑着亲吻了李暖的脸颊,“你身子暖呼呼的,抱着你舒服!”
“奴婢喜欢被陛下抱着!”
“朕封你为贵妃!”蓝鑫笑道,“可好啊?”
“谢陛下恩赐。”
“你读过书?”
“以前在家读过几本书。”
“你父亲是干什么的?”
“家父是教书的夫子。”
“难怪朕觉得你身上有书卷气。”蓝鑫微笑道,“你多久回家见父母一次?”
“两个月一次。”
“这也太少了。”蓝鑫嘀咕一声,“只要你愿意,将来每半个月可以出宫回家一次。”
“谢陛下。”
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中取出一条珍珠项链,亲自帮李暖戴上。
“喜欢吗?”
“喜欢!”李暖浅浅一笑。
“你几岁了。”
“十六。”
我靠,未成年人啊,禽兽啊!
不对,我现在也十六岁,现在是古代,十六岁没有出阁的姑娘可不多。
沉默了一阵,蓝鑫问道:“你困吗?”
“不困。”
“哈——”蓝鑫打了一个哈欠,微笑道,“朕困了。”
“奴婢要吹灯吗?”
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拿出手电筒,打开灯,说道:“你去把灯吹灭了。”
男女之事,蓝鑫觉得是件很私人的事情,太监宫女站在一旁伺候,他很不习惯。
李暖吹了灯,回到被窝里,主动依偎在蓝鑫的怀里。
“你喜欢哪首诗?”
李暖愣了一下,答道:“杜子美(杜甫)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”
“这首诗,朕也喜欢,背来听听。”
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,归来倚杖自叹息。俄顷风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布衾多年冷似铁,娇儿恶卧踏里裂。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?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”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朕的理想就是让天下百姓都有房子住,有饭吃,有衣服穿。哈……不说了,明日朕还要早起批阅奏折。”
……
明昊元年正月六日。
上早朝时,蓝鑫说道:“昨日,朕出宫走走,看到街上有很多乞丐,朕知道大明境内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饭,穿不暖衣,甚至无瓦遮头,而朕锦衣玉食,朕打算拿一些钱出来帮助大明百姓改善生活条件。银子该怎么花,众爱卿议议。”
“陛下,”钟允章问道,“准备拿出多少银钱?”
“呃——”蓝鑫反问道,“大明有多少百姓?”
“一百二十万左右。”
蓝鑫重生之后,他并没有获得刘继兴的记忆,他重生之前,他做过很多有关刘继兴的梦,知道对方经历的一些事情,但他不知道大明(原大汉)境内有多少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