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轶等人来时一共九人七马,到了扬州,狄青于军营之中为自己争取下一匹宝马,由此变成九人八马,前几日,雷付与李崔各一人一马先行返回天长,如今宋轶七人离开扬州,便是七人六马。
这六匹马因为并非全是宋轶他们自己所有,因此也还要回到天长返还马市,好在涂阿四还学过一些马术,因此能占一匹马,而嫦嫦则是与宋轶依旧是同骑那匹宋轶答应过要送给狄元芳的马。
天长县在扬州市西北,以乾兴元年的长度计算,两座城市之间相隔已逾百里,原本七人六马若是快马加鞭,倒也能在一日之间返回,只是七人虽想着回家,却也并不急在一天两天,便决定缓缓而行,于十六日出发,计划十七日抵达,如此不慌不忙,也算是调剂了这几日在扬州的辛劳。
天长与扬州虽不算太远,但七人之中并无人在两地之间有所往来,虽沿途可以向人询问方向,可一旦出了城,行至小路,便一时不知该往何处去,哪怕往大路行走,也有不知去向且无人可问之时,于是乎,这群虽不是路盲,却依旧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七人,在太阳落山之前,竟然不知不觉,便走入了一处无人问津之地。
此处其实尚在扬州地界,宋轶七人奔走之时绕了一些路,自己也不知情,到了日落之时,也还没出扬州地界,且越往前行,越像是深山坳里,自然的,左右也越是无人,可偏偏这一个山坳之中,就是有一条两辆马车并驾齐驱都还绰绰有余的道路。
此时处境有些尴尬,若是前行,前路未知,若是折身而返,方才一路行来路上皆无行人不说,也并未有什么旅店客栈,也投奔无处,一时之间,只求前面有间房,哪怕是一件破庙,到底有个容身之处,也好过露宿街头,且深山之中,晚上说不定还有野兽出没,宋轶、叶俊俊、双狄四人虽此时各有兵器,但若野兽数量过多,也不免有些应接不暇。
因不知前方路况,且天已暗下,六匹马便开始行得有些缓慢。
这时候,手勒缰绳背跨良弓的狄青忽然对黄文定说道:“师哥,我曾在路上听人讲过,多几百年前,有个靖节先生写下一个故事,说是武陵有人误入一处神奇之地,里面与世隔绝,就像是人间仙境一般,你看我们前路,山鸟空灵,花香四溢,是不是也有这一种味道。”
狄青问完,狄元芳就追问狄青:“你说的是什么?我怎么从未听人说过?有这样的故事?”
“大哥是孤陋寡闻。”涂阿四帮狄青说话,“狄青哥哥说的是东晋陶渊明所写的《桃花源记》,阿四也曾读到过这篇文章。”
狄元芳眨巴两下眼睛,转看向宋轶。
其实若光听狄青所言,宋轶倒是还不能确定所说就是《桃花源记》,但听他知道后世人对陶渊明靖节先生的称呼,因此也就清楚了狄青所言,此时狄元芳向自己看来,他对着身后嫦嫦说道:“看吧,我们元芳还是读书少。不过白天他要去铁匠铺练力气,不如晚上回来,你这个舅妈教他读书?”
嫦嫦一听“舅妈”二字便是脸红,急忙低声说道:“无婚无配,我又怎么成了元芳的舅妈?”
狄元芳在旁听得仔细,嘻嘻一笑,提醒道:“表舅,我舅妈在暗示,你该娶她进门了!”
话出,众人便笑了起来。
宋轶自己也在大笑,可他心里的苦又有谁知?眼下他的积蓄尚未能将嫦嫦赎身,且操办婚礼必然也要一大笔花费,不可让嫦嫦受了慢待。
心中知苦,宋轶只能无奈地摇头,顺便想起来富二代徒弟黄文定,转头看去,谁知黄文定似乎就与宋轶心有灵犀,在触碰到宋轶眼神的那一瞬间,就知道了老师看的不是自己,而是自己家里的钱,顿时吞咽一口唾沫,毛遂自荐地说道:“那这样,师娘尚未过门之前,就由学生负责在夜里教授元芳课业。”
宋轶瞪大了眼睛,在无话可说的同时,竟然还有些佩服黄文定,而黄文定这话出口之后,狄青与涂阿四二人也急忙表示自己也要加入学习,可黄文定房间不大,要学习的话,也就只能借用宋轶的书房,这下子,窥视宋轶书房良久的黄文定便直接绕过宋轶,询问嫦嫦。
“师娘,师弟、元芳、阿四都想读书,可家中唯有老师的书房够宽敞,以您所见……”
这一声“师娘”喊得嫦嫦又羞又喜,听这些小辈们来让自己做主,她轻咬住嘴唇,虽想答应,但碍于身份,只得说道:“既然是阿眠的书房,我又岂能做主?”
宋轶还没接话呢,就听见叶俊俊也帮衬着说道:“嫦嫦姐,只要你答应,你看宋小鞋敢不敢反驳?”
宋轶恶狠狠地瞪了叶俊俊一眼,正准备向嫦嫦表达一下那个书房是属于她们二人的私有地盘时,嫦嫦却先开口说道:“那,阿眠不如就将书房让出去?”
“啊哈哈!”宋轶大笑之后叹了口气,无奈地说道,“你开口了,自然是听你的。”
“好哦!”一群人顿时欢腾起来,就连什么都没沾上的叶俊俊也乐得十分开心。
宋轶无奈,但他也听见了身后嫦嫦的笑声,既然嫦嫦能够开心,他又还有什么可求,不过一处书房罢了,而仔细一想,若是现在将书房交给黄文定整顿地颇有学习之风,孟母三迁,以后自己与嫦嫦的孩子也就能够拥有一个极好学习氛围的书房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