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梅早就发现,苏瓶这人特别爱凑热闹。
说他是热心肠也好,说他多管闲事也罢,总之他就爱往人堆里凑。
可唐梅却曾听教授说,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。因为人多了,一定会有坏人。而且还很玄,搞不好容易被地府曹官不分良莠的一起带走。当然,这是迷信的说法,苏瓶才不会相信。
不过苏瓶说过,自己不会往拥挤的地方凑,容易发生踩踏事件。也不会像三傻子一样,一大群人跑到高吊桥上去乱晃。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
唐立府上小妾被鞭打,后被驱逐。一开始苏瓶还觉得唐立做人太窝囊,而且无情。后来发现唐立还是有些人情味的,见小妾和小妾娘家人都有伤,唐立欲雇车把那群人送出去。否则他们在清化坊找不到住处,这一晚上只能露宿街头。
甘夫人不依不饶,不让唐立去送。当时已夜禁,普通人不能出坊,见苏瓶站在不远处,唐立就让苏瓶去送,还私下塞给苏瓶二十两银子,让妥善安置。
于是乎,苏瓶就把这帮人送到嘉庆坊。那是洛阳城最南端的坊,也被称作郊坊。到处都是棚户区,而小妾的娘家,果然是平民,家里都是一些干活儿的人。
见女儿被打得凄惨,又被驱逐,当父母的好是难过。苏瓶拿出钱来,并好言宽慰他们。只说唐立并没有放弃,等风头过去,估计唐五爷会来找。
等苏瓶返回清化坊,先找唐立说了一声,然后才回家,那时天已大黑。梅阁挑着灯笼,郡主在二楼窗口招呼苏瓶夜宵,说是煮了黑芝麻汤圆。苏瓶上楼吃了几颗,听郡主咒骂那甘氏夫人几句,再无他事,回屋睡觉去了。
翌日,苏瓶没去上班,而是等候在家,因为今日内侍省太监要来问试婚状况。
辰时许,太监来了,单独约见各试女,而头一个被问的就是郡主府大丫鬟甄平儿。
普通小丫鬟,都扎着可爱双丸子发髻,可此时甄平儿已盘起头来。虽然这会让姑娘看起来更加俊秀干练,但同时也是在向外面释放信号,她已被家里男主人收拢。
身材丰腴弧线曼妙的婢女来到太监面前,行礼问候。
太监让她坐下。
当时苏瓶坐在门外小亭,静心去听,超乎常人的听力,让他听到一些有趣,但却揪心的对话。
太监问:备选人品如何,性格如何,身体如何,可有不良嗜好?
甄平儿道:苏备选人品高尚,性格温和,身体健康,无不良嗜好。
太监问:合*时,感受如何?
甄平儿道:苏备选体大持久,让奴家身心觉爽。
太监问:有多大?
甄平儿没动静了,估计是在用手比划。
忽听太监惊诧怪声道:“这也太小了吧?”
坏菜。甄平儿还是个雏女,她没见过高大壮是何模样。
太监看出端倪,恼火,言辞质问。甄平儿言语应对,太监不信。随即太监推门而出,闯入梅阁,质问郡主。可不多时,太监又微笑而出,喜滋滋地走了。
苏瓶问唐梅,如何做到的?唐梅说,给钱。
她宁愿给太监送钱,也不让这帮丫鬟去给苏瓶侍寝。虽然她的作法有些一言难尽,但苏瓶表示理解。有些方面男人和女人其实是一样的。男人不想见到女人有别的男人,女人也不希望见到男人有别的女人。否则隔壁也不至于斗得那么厉害。
应付完太监,苏瓶带着折子去到御史台察院都厅,今日来递折子的御史还不少。
御史们整日没事找事,看起来都很忙碌,也经常写折子。而且御史台还有很多备选御史,他们都是一些尚无官职,却有举人身份的人。他们不能直接给皇帝递折子,需要经察院侍御史审核。觉得折子写得好,才可以呈给皇帝御览。
苏瓶头一次来递折子,尚未摸清这位察院侍御史大人的脾气,于是就与一名面善的御史攀谈起来。不曾想那人比较冷漠,只说了一句“院长看顺眼就能过,看不顺眼就不过”这样消极的话。
什么是顺眼,什么是不顺眼呢?
“请院长大人鉴阅。”
台院侍御史梁正义,兼管察院事,平时大家称他为院长。苏瓶准备了一包茶叶,一包薄荷,和折子一起放到院长大人的案头。
梁正义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,不看礼物,直接拿起折子看了看,面无表情地道:“字迹工整,语言通顺,事件叙述……尚可,议题明确。好,准过。”
他提笔签字,然后把苏瓶的奏折放到一旁,那里摆放着的,都是明日要呈给皇帝的御史折子。然后他才把茶叶和薄荷放到抽屉里。
苏瓶行礼告退。
见苏瓶如此顺利的通过,刚才那个冷漠的御史拦住苏瓶,抱拳道:“小可姓秦,名礼。许州人,备选民风监察御史。”
苏瓶回礼道:“苏瓶,刑部的。”
秦礼再次打量苏瓶:“苏兄这般年轻,已是正职御史?”
苏瓶道:“曾经是一个督捕兼任御史,如今督捕之职混没了,专职御史。”
秦礼是一名备选御史,连品级都没有,可以说是御史台的一个临时工。皇帝之所以养活这帮人,无外乎是想更广泛监察民情。
苏瓶觉得这是明智之举。如果皇帝言道闭塞,很容易被那群大臣糊弄,永远听不到民声,那么皇帝距离成为昏君也就不远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