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下突然增加十八个“能人”,苏瓶似乎再也没有理由说自己忙不过来了。
而秦礼最新安排的三个案子,在苏瓶看过之后,确认没有油水,就交给他们去办。
苏瓶开会,一本正经地说:“清官手下,办的都是清苦差事,没有钱赚。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,向秦大人看齐,严于律己,当一名清官,全心全意为百信办事。如果你们做不到,就提前与我说,我给你们调换岗位。咱们好聚好散,谁也别耽误谁。可如果选择留下,还因为没钱赚而埋怨,那对不起,我会严厉惩治那人,到时别说我翻脸无情。”
有一个名叫陈飞的人站了出来,声音洪亮:“俺最佩服的就是秦大人,能给他办事,俺心里痛快!”
看得出来,有些人不大满意,但有陈飞这样的人站出来,他们也不好说什么。总不能站出来说:不!我要贪!
所以没有一人要求离开队伍。
苏瓶满意点头,把手中案子发下去,成立三个办案小组,每组三个人。
还剩九个人,苏瓶揉了揉下巴,觉得不能让他们闲着。
这就好比带兵,其中有一个衡量将官的指标是——能带多少兵?
只带十八个人,还能闲一半,这就很不妙。所以苏瓶要折腾起来。而且他还说人手不足,于是去棒吏班房借调梅染。梅染很好奇,苏瓶手里的案子都已发下去,他还能干什么呢?苏瓶说,我作为大理寺监察御史,有责任帮助这里的每一位官员。
梅染觉得苏瓶用“帮助”这个词用得很不恰当,他根本不是帮人,而是去找麻烦的。
大堂正在审案,苏御史突然带着一群人闯入,也不说话,扯过卷宗就看。那些坐堂主官都是四五品的朝官,可苏瓶看起来比他们官还要大。
看过卷宗之后,还要说两句话。说的都是一些假大空,但一定是别人抓不到把柄的话。
那些坐堂官员,沉着脸,眼神憎恶,恨不得把苏瓶一脚蹬出。
可每次发言的最后,苏瓶都要说一句“我们要为皇上尽心尽力!”
一听这话,那些官员毫无例外的表示认同。
然后苏瓶就带着人走了。
梅染知道,苏瓶是在找油水,一旦发现,他一准揪住那案子不放。
用司马镜的话说,逮住蛤蟆攥出尿来。
……
楼兰郡主府,梅阁。
郡主唐梅仪态轻松地倒在榻上,翻看账本。当她翻到盐坊页面时,心中高兴。这是七大作坊里最赚钱的,为挽救唐氏经济立下大功。而这也成为唐宽连任清化坊经济总督办的重要砝码。
毕竟这盐坊是在他任期内建立起来的。唐宽不但保证了全坊的吃饭问题,还有盈余,着实可喜可贺。而四公子今日在宗正府,当着全家族老爷的面,高声夸赞赘婿,也让唐梅与有荣焉,喜上眉梢。
想到苏瓶,就觉得他像是着了魔,一门心思想买房子。
他非常笃定的认为房子一定会涨价,可唐梅听唐宽说,现在三财阀一阵风,所以房价才会涨。等三财阀收手,房间还会跌回来。一听这话,唐梅皱了皱眉头。可她并不是很在意,她甚至还想看苏瓶的笑话。
诚然,对于唐梅这种门阀小姐来说,真的看不上苏瓶赚得一两处房产。仨瓜俩枣的小买卖,不入眼的。想整个陇右都是唐家的,且不说其它城市,就是长安城,就有多少房子和土地呢?
“这厮好些天没在家吃饭,看来我应该给他立下些规矩才好,省得他跑野了,就不知道回家。”
唐梅坐起来,捞起那只肥得有些不像话的大橘猫,抱在怀里:“我估摸,他这时候又在坑人呢,就为捞点钱去买房子。要我说还是赶紧收手吧,总这样干下去,迟早要出事。”
王嬷嬷笑道:“郡主这话说得在理。这男人啊,该管就得管,不能总惯着。”
唐梅道:“这几天我没看到郑招娣,她肚子鼓起来没啊?”
王嬷嬷道:“哪有那么快,有些人显怀早,有些人显怀晚。我估摸着,她还得一个月才能显怀。”
唐梅道:“我看还是别等了,招呼内侍监带太医过来检查吧。试婚结束,就不用再搭理那赵恬。现在一想起他,我就觉得烦,总感觉他阴魂不散的。”
一提起赵恬,唐梅总感觉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。不过这次她没给唐昭写信,就让王嬷嬷坐车去内侍省,召唤内侍省总领太监张大利来府上检查。
可张大利却说,这事要与皇帝说一声。结果张大利见过皇帝之后,对王嬷嬷说“咱也不知是谁得罪皇上了,一提这事,皇上老大不高兴的,说,催什么催?就这般急着嫁人吗?”
王嬷嬷回到郡主府,便把这话告诉唐梅。唐梅心生邪火,愈发觉得赵恬可恨。
就在郡主烦心时,丫鬟报门说,齐王世子赵廉来了,说是南晋送来荔枝,甚是新鲜。唐梅站到窗边,向大门外望去。果见赵廉站在门口,正向梅阁瞭望。
唐梅喊:“你还是把荔枝带回去孝敬王妃吧,我不爱吃荔枝。”
赵廉道:“我记得你以前最爱吃荔枝。”
唐梅道:“那是以前,现在不爱吃了。”
隔空喊了两句,唐梅也没让赵廉进来。后来这事被唐宽知道,唐宽过来招待世子去醉仙楼吃酒。而那些荔枝,被唐宽带回家里一半,另一半送给公妃和曹老太君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