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安定,必自强。
万隆帝登基,挥兵西进,击败桑腊,打通河西走廊,重建安西都护府,皇土西扩三千余里。次年发动北伐战争,虽未完全收回燕云十六州,但也极大震慑辽国。北伐刚结束,马不停蹄冲向西南,击溃蜀军,将汉中宝地纳入版图。从此,梁朝进入长达十年的稳定期。
这十年间经济稳步增长,国泰民安。唯有万隆十二年黄河决口,河南道大面积受灾,难民百万。万隆帝派大清官秦礼赈灾。可奇怪的是,竟有许多官员上表,参奏秦礼滥用职权,借机提拔亲信,亲信们贪污受贿,中饱私囊。
由于状告秦礼的折子太多,引起朝野一片质疑声。
万隆帝道:每逢赈灾,必生贪腐。有人花钱走关系,也要加入赈灾的队伍,只等着贪污赈灾款项。可他们碰见秦礼这样的监察使,他们就没办法贪,于是他们就要集体告倒秦礼,这样他们才有可乘之机。三人成虎,众口铄金,这帮人是想蒙蔽朕,欺骗朕,让朕当一个昏君。其心可诛。但凡状告秦礼者,统统严办。
在治国上万隆帝是一个英明的皇帝,但在做人上他有顽劣的一面,长期被人诟病,以至于被人冤枉,他竟百口莫辩。
在万隆十五年,酆王赵蒙、福王赵谦连续被废,被废不久酆王府突发一场离奇火灾,熊熊大火中酆王府主奴七十八口全部丧命。
当然,这只是外人的说法。事实上并非如此。有五个人逃走。其中一个严重毁容,还有一个太监带着三个孩子逃出王府。
酆王赵蒙曾涉皇位之争,他的死或许不出人预料。可福王赵谦那样一个和蔼可亲与世无争的人,竟然也被万隆帝逼死,这就很让人费解。
有传言说是万隆帝骑乘福王妃,被福王撞见,福王不堪受辱,悬梁自尽。
康王赵棣在福王府长大,与福王感情极深。福王死时赵棣十七岁,听说福王屈辱,赵棣怒不可遏,夜闯皇宫,报复万隆帝。不久后九嫔排名最末的陈充华(陈梅)怀孕,次年诞下一子,赵崇。
(陈梅如何修改临幸记录,上本书里说过,不此赘述。)
其实万隆帝没有骑乘福王妃。福王得了严重的精神类疾病,整日抑郁寡欢,经常做噩梦,已经到了精神恍惚的地步,分不清梦境与现实。他把梦中看到的,当成了现实,一怒之下杀了王妃,他也自挂梁上。
如果他只是口头说说,这件事还有回旋的余地,可事后他上吊死了,这件事就说不清楚。或许吕石、黄顶天、吕长啸这几个与万隆帝形影不离的人能证明万隆帝是清白的。可问题是:谁信?
万隆帝的生活作风本就不好,福王还以死明志给他扣的盆子,他根本摘不下来。
赵崇出生后第四年……
“禀皇后娘娘,陈充华又生了一个儿子。”皇后唐昭贴身宫女林煊,恭敬地说。
皇后面无表情:“让她把孩子送我宫里。”
刚刚分娩的陈梅就抱着孩子来见皇后,皇后看了看那孩子,道:“呦,刚出娘胎,竟就如此漂亮,可真是随他娘了。”
陈梅跪道:“都是托皇后的洪福。若皇后喜欢,这孩子便是皇后的了……”
唐昭冷哼一声:“我看还是算了吧,我的孩子够多了。”
陈梅一定不知道此时唐昭心里在想什么,她还趁热打铁地说:“请皇后娘娘为皇子赐名。”
唐昭冷眼看着孩子:“这孩子刚一出生,就一脸英气,我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御马天下。那就叫他赵御好了。”
陈梅故作惊讶:“啊?这么重的名字,他恐怕担不起的。”
唐昭道:“我说他能。”
陈梅立刻道:“既然皇后娘娘说他能,那他就一定能。”
唐昭脸色不变,只是一侧嘴角微微提起,一挥袍袖,陈梅退去。
……
“苏宝玉!你弟弟通敌叛国!要斩首啦!”
“别胡说八道的,我弟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,绝不是通敌之人!”
司马镜死后,苏瓶就成为清化坊经济副总督办。在苏瓶的运作下,唐氏经济进入平稳期。
苏瓶的表现虽没有司马镜那般亮眼,但很是让人放心。唐宽最信赖苏瓶,清化坊经济大权大半都交在苏瓶手里。而唐宽那厮整日花天酒地,好不快活。他的花销用度,都来自于苏瓶之手。
这一日苏瓶刚从木材商会回来,就听愣头愣脑的史进冲说了一句。
史进冲年纪不大,与十七公子唐延是同学,小时候还经常与唐延比武来着。这楞货不惯着小公子,把小公子打得不轻。而他的叔叔正是大司马卫队左统领,光头战将史茂盛。
也不知史家是什么基因,十男七秃,去史家做客,总有一种走进寺庙的感觉。
史进冲的长辈们见到苏瓶都是毕恭毕敬的,而平时苏副总身边总是有一些人,小秃头史进冲也不敢当众放肆。可今天恰巧苏瓶自己回家,就在后门口碰见这臭小子。
见苏瓶不悦,史进冲一仰头道:“你爱信不信,我是听叔叔说的,现在安国公已进宫去见皇帝了,若安国公也不能把他们保出来,你就等着收尸吧!”
臭小子又欠揍了,只因为他求苏瓶教他武功,苏瓶不肯教,他就怀恨在心。史进冲是一个很好的马兵材料,让他骑马冲锋,是一把好手。可是说到修炼内功,他绝不是那块料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