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着要参加殿试,倘若被点了好名次,还有可能被圣上召见,薛氏便做主为白进啸和薛柘还有杜轩各做了几身新衣袍,有好事的小丫鬟跑来兰心阁请白璎珞为杜轩选衣袍颜色和料子,却挨了白璎珞的斥责,“他本就不是我靖安侯府的人,大伯母仁慈,才为他做新衣裳,怎么就来问我?我与他,可曾有一丝一毫的干系?”
一向柔婉大方笑语盈盈的六小姐,忽然间牙尖嘴利的言辞刻薄起来,小丫鬟当即便愣在了原地,还是沉香反应机敏,一边训斥一边推搡着她出了门,做主选了几个颜色,拿出赏银打发了她。
那几个颜色,都是白璎珞绣嫁妆时给杜轩做的衣袍颜色。
三月初二,一应考生由守宫门的侍卫验了身份铭牌,经由皇城西面的西华门进了宫。
虽说是殿试,可也要经过几道测试才能过关,并不一定能见到皇帝的面。
晌午在庆垣殿参加了初试,只午时休息的间隙,试卷成绩便已出来了,留在下午去泰和殿复试的人,不到百人。
得了通知可以出宫的考生,有的欢喜有的落寞,与清晨进宫时另是一番模样。
未时二刻,按着内监指引的顺序各自坐下,考生们正襟危坐的在心内默念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句子,盘算着一会儿如何不露痕迹的嵌入文章里,显出自己的文采。
另一边,已有小内侍取来了嘉元帝御笔亲书命好的题目。
有从旁监考的考官当殿宣读完题目,限一个时辰交卷,之后,殿内便只余研磨和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响,而杜轩,则看着题目思量起来。
一盏茶的功夫过去,杜轩提笔开写,洋洋洒洒千余字,其间未有丝毫停顿。
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,这么多年博览群书的细致,终于让他在这一刻有了检视自己的机会。
铜锣敲响的时候,杜轩已经拎着考卷往复检查了两遍,见再无不妥之处,递给了前来收考卷的小内侍。
踏出泰和殿在偏殿喝茶,便听得考生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,不时有人发出赞叹和懊恼的声音,杜轩摇头淡笑,看着窗口洒进来的斑驳阳光,竟有些急不可耐的想去靖安侯府,看到那个让他朝思暮想却又不敢想起的娇美面容。
喝茶的功夫,频频有小内侍捧着黄绢卷轴前来。
细声通传,是二甲从末到头的排名。
得了名次的考生,便都被小内侍恭请着去往旁处的宫殿休息,以等待晚上的琼林夜宴。
墙角的座钟,滴答滴啦的发出清脆悠远的响声,而偏殿内的人也越来越少,薛柘离开的时候,殿内只剩十一个人,抬眼冲杜轩和煦一笑,薛柘转身离去。
二甲第九名的名次,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了。
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,再来人,便是方才监考的大学士了。
一次性念完了二甲前八名的人选,那位学士冲剩在最后的三人道:“尔等随我来。”
这三人,便是一甲的三名,杜轩赫然便在其中。
泰和殿内,嘉元帝翻看着案面上的三篇文章,目露欣慰,尤其是此刻正看着的杜轩那篇,想到当日在青松书院藏书阁里他舌战群生的风采,嘉元帝暗自点了点头。
看过三人,见杜轩无论相貌还是身材,都是其中的翘楚,嘉元帝心里更加满意。
各自就他们的文章做了点评,对各自家中情形做了问询,暗自考校了一番三人的谈吐,嘉元帝心中已然有数。
踱步迈上玉阶做回龙椅,嘉元帝提笔疾书,待到墨迹干了,嘉元帝将钦点好的名次书册递给了身旁服侍的首领太监周福。
周福上前两步扬声传道:
“探花,岭南考生尤一桓。”
“榜眼,和丰考生叶子规。”
“状元,京城考生杜轩。”
喜欢一路荣华请大家收藏:(www.14xsw.com)一路荣华14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