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里,赵启明终于明白了。
原来静安公主这是习惯了当地主婆,把地主和租户的模式转移到了海洋贸易中,赚的是低价和租金。所谓的来往进出和停泊的船只都要给钱,还真有点“此树是我栽,此路是我栽,要想此处过,留下买路财”的意思。
事实上这生意也只有少府能做。要是换了其他人,还真没权利在汉朝的土地上,修建出商业码头。这在赵启明那个年代叫做掌控经营,有的时候也叫“国有企业”。
理所当然的,利用码头收钱的生意属于少府,其他股东肯定是别想参与。
“那其他股东怎么赚钱?”赵启明说完,看到静安公主理所当然的表情,很快就意识到,股东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赚钱:“你的意思是说,我们这些股东可以把手上的海船出租给那些商号,然后跟他们收钱?”
“这叫抽成。”静安公主纠正了赵启明的说法:“建造船厂需要用钱,海船也需要日常维护,这些都是你们股东负责,至于商船出航,去南洋做生意,你们只要把船租给他们,他们赚钱之后给你们分成,其他的事情就不用你们股东管了。”
静安公主说到了重点,这让赵启明都有点佩服她了。
股东只管造船,其他的都可以不管,无论商队赚钱还是亏损,反正租船的钱要给,这就成了几乎没有任何风险。这就像少府经营码头,不管商船的生意进展如何,只要进出码头或者停泊,都要收取费用。不夸张的说,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想到以后繁荣的海上贸易,每艘进出码头的海船都要给东乡侯府拿钱,赵启明就觉得自己的手有点抽筋,甚至还产生了点钞的冲动。当然这种赚钱的方式不可能让侯府暴富,但的确是细水长流,关键是稳赚不赔,没有任何的风险,这真是太合赵启明的胃口了。
想到这里,他立即朝静安公主道:“这个计划很好,我觉得我不用考虑了。”
“这么说夫君是答应了?”
“当然。”赵启明很有诚意的表态:“少府何时需要钱,我这就让账房备好。”
喜欢大汉时代周刊请大家收藏:(www.14xsw.com)大汉时代周刊14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